您当前所在位置: bet365手机版国际信托 > 消保专区
支付安全无小事,这些“坑”别踩!
2025.06.09

案例1 “收款码”被偷梁换柱

案例还原: 张阿姨在菜市场买菜,扫了摊位上的收款码付款,几天后摊主反馈未收到钱。原来不法分子趁摊主不注意,用自己准备好的收款码覆盖了摊主的真实二维码。

风险揭示:

1.静态收款码易被篡改、覆盖。

2.支付前未与收款方确认账户信息/金额。

避坑指南:

1.扫码支付前,务必核对收款方名称(特别是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是否一致)。

2.尽量选择商户动态收款码(每次支付变化)。

3.支付后保留凭证,必要时与收款方即时确认。

4.对不熟悉的个人收款码保持警惕。

 

案例2 “共享充电宝”暗藏支付陷阱

案例还原: 陈女士租借共享充电宝,扫码后手机弹出要求开通“免密支付”或“预授权”的高额押金(如199元)界面。她未仔细阅读条款就同意,归还后却发现被莫名扣款或押金迟迟不退,甚至遭遇“恶意扣费”APP

风险揭示:

1.未仔细阅读授权协议就开通免密支付/高额预授权。

2.对不熟悉的租赁服务或APP授权过于轻信。

避坑指南:

1.开通免密支付/预授权前,务必看清金额、协议条款和扣款方。

2.设置合理的免密支付限额(如单笔≤200元)。

3.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品牌服务。

4.定期检查支付APP(如微信/支付宝)的“免密支付/自动扣款”设置,关闭不必要的授权。

 

小信姐姐温馨提醒:

强化风险意识,保护财产安全!

支付无小事,扫码须谨慎!

推荐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