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面1:
· 张大爷在公园收到“养老投资推介会”传单
· 骗子话术气泡框:“抵押房产做信托,月领3万养老金!国家项目保本保息!”
· 陷阱特征1:虚假“国家背书”
画面2:
骗子展示伪造的《养老信托合同》:
1.刻意放大“银保监会备案”字样
2.角落小字:“抵押房产处置权归资管公司所有”
陷阱特征2:合同偷换“抵押”与“买卖”概念
画面3:
1.张大爷发现:
所谓“养老金”仅到账2个月;房门被贴“房屋清退通知”。
2.另一方面:骗子用抵押款购买豪车
小信姐姐温馨提醒:高息诱惑是镰刀,房本一押全赔光!
1. 查牌照:是否具备金融监管部门批准
正规信托公司必须持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,可在其官网查询。
2. 看合同:关键条款是否清晰
正规信托合同会明确标注:受托人(信托公司全称)、投资方向(资金具体用途)、风险提示(不承诺保本保收益)等
3. 核实销售人员资质
信托产品只能由持牌金融机构或其授权渠道销售,个人或无资质第三方推荐的要警惕!可通过信托公司官网或客服热线核实产品真实性。
4. 警惕“超高收益”陷阱
若有人承诺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,则极有可能是骗局。收益越高,风险越大!
5. 资金流向是否透明
正规信托产品会披露资金用途(如房地产、基建、债券等),而伪信托往往含糊其辞,甚至拒绝提供详细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