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 bet365手机版国际信托 > 消保专区
理性消费别“上头”,当心“馅饼”是“陷阱”!
2025.06.09

案例1 0首付0利息”医美贷的深渊

案例还原: 刚工作的赵小姐被美容院“0首付、0利息、轻松变美”的广告吸引,贷款数万元做项目。事后,她发现所谓“0利息”有高额手续费和服务费,实际年化利率极高,且项目效果不佳。最终,赵小姐无力偿还导致债务缠身,征信受损。

风险揭示:

1.被“0首付0利息”等营销噱头蒙蔽,忽视实际综合成本。

2.未评估自身真实还款能力,冲动消费。

3.对贷款合同条款(特别是利率、费用、违约责任)未仔细阅读。

避坑指南:

1.看清“馅饼”下的“陷阱”: 仔细计算贷款真实成本(年化利率),警惕各种名目的附加费用。

2.量力而行: 贷款前务必评估稳定收入与必要开支,确保月供在可承受范围内。

3.细读合同: 特别是利率、费用、期限、提前还款规定、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。

4.保护征信: 按时还款,避免逾期。

 

案例2 直播间“激情下单”的代价

案例还原: 李先生在主播“全网最低价”“限时限量”“不买就亏”的煽动下,在直播间冲动购买了大量非必需品(如保健品、不实用的小家电),甚至使用了信用卡分期。收货后发现商品质量一般、用处不大,造成资金浪费和还款压力。

风险揭示:

1.从众心理和稀缺效应导致冲动消费。

2.未区分“需要”和“想要”,购买非必需品。

3.过度依赖信用卡/消费贷,增加财务负担。

避坑指南:

1.设置“冷静期”: 将商品加入购物车,过24小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。

2.制定预算,列出清单: 只购买计划内且真正需要的商品。

3.警惕营销话术: 对“限量”“最后X件”“错过等一年”等保持理性。

4.谨慎使用消费信贷: 避免为冲动消费买单而负债。

推荐新闻